亳州中醫藥的明天----世界中醫藥之都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安徽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亳州更是中華藥都。隨著《安徽省中醫藥條例》的頒布實施,亳州加速推動中醫藥產、學、研全面發展的基礎已經非常扎實。”安徽省人大代表張艷環說。

在2021年重點工作中,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江淮名醫’‘徽鄉名醫’培養工程,開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行動,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對此,張艷環非常支持,并與其他代表一起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亳州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的議案。
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提高中醫藥科研能力和水平。借助高校的科研優勢,以各級中醫院為平臺,加強中醫制劑的研發和應用、技術指導和服務;深化中醫藥臨床教學改革,促進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的融合,加強中醫藥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中醫臨床教學質量。
建設開放型中醫藥專科品牌學院、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大力發展健康旅游文化產業……張艷環建議,讓上海、北京以及安徽省等知名院校資源下沉融入亳州,為社會、為企業、為中醫藥發展儲備人才、培訓人才。利用亳州自身特色和優勢,加大對養生保健為主的生物醫藥和中藥民族藥的研發,形成大健康產業培育基地,打造出支柱產業。
在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專家建議,大力發展中醫藥種植業。加強名貴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加快道地藥材的地理標志保護和品牌認證的申報工作;建立和健全中藥材發展服務體系,培育引進大型中藥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建立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體系,加強第三方監督檢測平臺建設。
中醫藥的發展,必須有實體支撐。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需要加快培育支柱型企業。
“國內很多省市都有支柱型中藥企業,既為其他企業起到示范作用,同時也是人才培養、技術集聚的基地,以及貢獻稅收的主要來源。”安徽省人大代表楊小梅說,安徽至今還沒有以中藥為主的上市企業,建議集中精力扶持一批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企業積極進取的中藥企業在主板上市。
材好,藥才好。安徽是中藥資源大省,如何進一步提升藥材質量?安徽省人大代表韓青建議,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強化中藥材道地產區環境保護,完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
打造中醫藥強省,科技創新攻關是中藥支撐。如何開展創新?安徽省人大代表朱月信建議,支持中醫藥研發平臺建設,加大對中醫藥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新中成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